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因為聊到了"抬頭"想起他講過的話,只是難度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重看一遍,居然跟下面的那段也可以扯點關連bb
Raymond Lowey對於設計與產銷的關係也是造成文化工業(假設我們把這理論當成是具有客觀評論的論點)的原因之一吧,戰後其實美國民生工業近趨飽和,物資不缺乏的情況造成了各種民生用品銷量極差(我都有了用不壞的熨斗了幹麻買新的?)。Raymond在當時用了各種嶄新美觀的設計,促使美國人以為他們能夠靠這種新的美麗外觀來改變他們的生活(或許是精神層面上的,之後想提一下我收車原則),當然結果就是銷售量提高,這種"讓人們以為他們有需求"的現象同時也是文化工業理論提出的看法,而物理上人們應該是甚麼都不缺的才是。所以可以判定工業設計在接近4.50年代(差不多是現代主義開始影響美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走向精神層面的滿足了,而至今依舊如此吧? 手機沒有壞掉仍舊是被代換掉了,我想我是認同文化工業理論提到的現象的,張顯個性(製造差異化)在現代的社會上依舊是重要命題,人們對於刺激(這裡指各種新的事物或是價值觀)的適應(麻痺)程度愈來愈快,手機隔年推出新款,汽車的生產換代週期從10年縮短到5年左右,而現在仍然是在縮短替換的週期,那麼持續加速到了某一天,到底是會停在極速還是爆炸阿? 我覺得我在有生之年應該可以見到才是=/
(這大概是哲學相關理論討厭的一點,因為總是無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the barbarian is baack. Forget the beautiful chairs,forget the beautiful hotel. Forget design, even forget art. Forget all of that. There is priority There is urgency.
You must go back to politic,You must go back to radicalization."
"Nothing exist if it's not in a goon reason." (Reason of our beautiful dream, of this civilization)
最近讀設計史的感想,是戰爭引起了革命與革新思想,飽暖思淫慾;反之在飢寒的時候才是寒風徹骨的清醒(原句是飢寒起盜心也太悲觀),可以想見受戰後思想崛起的社會主義或是包浩斯的設立(1919),都使在那之後將近100多年有著極大的轉變,所以很能夠理解史塔克叫我們回去政治的回去激進的想法。過了2000年之後,人們並非需要靠戰爭來進步,但是某種層面上的革命能就加速進步的腳步我認為是真的極其有效的。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